多克隆抗体(polyclonal antibody,多抗)是由多种不同的 B 细胞克隆针对抗原物质产生的多样化抗体混合物。多抗制备主要基于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免疫应答过程。
当将抗原物质注入动物体(如小鼠、大鼠、兔子等)后,动物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。抗原呈递细胞(如树突状细胞)会摄取、加工抗原,并将其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。辅助性 T 细胞被激活后,会释放细胞因子,刺激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。B 细胞表面的 B 细胞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抗原的不同表位。每一个 B 细胞克隆只能识别抗原上的一种特定表位,在抗原的刺激以及辅助性 T 细胞的辅助下,这些 B 细胞会大量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。浆细胞则可以分泌针对相应表位的抗体,这些来自不同 B 细胞克隆的抗体混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多克隆抗体。
由于抗原通常具有多个不同的表位,所以能够引发机体产生针对多个表位的抗体。这些抗体在特异性、亲和力等方面存在差异,但共同作用于抗原,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抗原进行识别和结合,从而实现对抗原的检测、定位或中和等功能。
多抗制备的测定步骤:
1.抗原准备:选择合适的抗原,如纯化蛋白、肽段、重组抗原等,确保其纯度和免疫原性。
2.免疫动物:
-选择动物:通常选用兔子、山羊等,兔子是多抗制备的,因其体积大,每次可抽取较多血清,且反应良好。
-初次免疫:将抗原与弗氏佐剂等比例混合,充分乳化后,在动物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。
-加强免疫:初次免疫后间隔一定时间(如2~4周),用抗原与弗氏佐剂乳化后进行多次加强免疫,以提高抗体效价。
3.采血与血清分离:
-采血:在免疫过程中定期采血,检测抗体效价。采血可在加强免疫后达到预期效价时进行,可采用颈动脉放血等方式获取大量抗血清。
-血清分离:采集的血液在37℃烘箱放置一段时间后,转移到4℃沉淀过夜,离心后收集上清即为血清,也可自然析出血清。
4.抗体纯化:
-亲和纯化:如蛋白A/G亲和纯化可富集免疫球蛋白G(IgG),除去大量非特异性蛋白,但可能仍有非特异性IgG残留;抗原特异性亲和纯化可进一步去除非特异性IgG组分,富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。
-其他纯化方法:还可结合离子交换层析、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提高抗体纯度。
5.抗体鉴定:
-效价测定: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测定抗体效价,即将抗体倍比稀释后与抗原反应,通过检测吸光值确定效价。
-特异性检测:可通过免疫印迹(Western Blot)、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抗体对目标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能力。